查看原文
其他

财富不会改变一个人,只会让他更像他自己 | 财务自由实证 #33

也谈钱 也谈钱 2023-01-11
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,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。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,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,已经走了五六年。

为了能够更加透明、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,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,成为这个系列内容「财务自由实证」

不追求大富大贵,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,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,不再瞻前顾后。

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,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。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👇

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,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。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+%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,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,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。

(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,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,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)

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:

  • 2017 年,计划正式开始,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;

  • 2018 年,A 股熊市大跌,出现“钻石坑”机会;

  • 2019 年,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(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);

  • 2020 年,新冠股灾,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;

  • 今年,自由目标基本达成,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……

实证账户更新

当前财务自由计划完成度 96.15%(当前资产 ÷ 目标资产)。

财务自由的本金和投资收益虽然看起来性感,但「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」,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「果」,主业努力多赚钱、理性消费少挥霍,以此积累本金,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、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「因」

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,而不是致富的秘密。

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,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,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,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,同时理性控制开销,尽快攒钱。

假如有 10 万本金,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。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,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%。相比之下,在职场上努力提升,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。

对财务自由而言,投资做到 80 分足矣,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。

跟踪我的自由状态

为了跟踪财务自由状态的可持续情况从第 30 期开始我琢磨出了一个新的工具——同时跟踪「累积家庭开支」和「累积被动收入(投资收益)」曲线。关注两条线的趋势变化,如果投资收益曲线长期在家庭开支上方,就说明这个状态是可持续的 ↓ 这是最新记录

第 33 期

过去这个月没发生什么值得一说的变化,所以这期我就随便唠啦,写到哪算哪~

今天也太跟我聊起“要不要给 2022 年定几个计划”,我说,我的 2022 计划就是认真体验一年没啥计划的生活 

暂时去掉生活里所有的条条框框,只考虑自己「想」做什么事儿,而不是自己「应该」做什么,看看自己这一年下来会有什么不同的体会。

《穷爸爸富爸爸》是很多小伙伴的财务自由启蒙书,作者清崎在他的另一本系列作中讲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,我一直心心念念(很仔细地回头数了一遍,提过三次 😂):

1994 年,在经过了近 10 年的奋斗之后,我终于获得了财务自由,那年我 47 岁。我的朋友奈尔打电话告诉我:“在出售公司后一定要至少休整一年。”

“休整一年?”我回答,“我要退休,再也不会回来工作。”

“不,你会回来的。”奈尔说。“不到 3 个月,你就会感到无聊透顶,然后建立另外一家公司。”他说,“对你来说,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无所事事。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建议你,在另起炉灶之前至少要休整一年。”

如今我也终于站在了这个位置上,有机会去一探究竟——这种像想玩游戏、想看电影一样渴望工作来给自己解闷的感觉,究竟会怎么样呢?

从道理上我能理解。工作是我们获得目标感、成就感和贡献感最有效的方式,所以当我们不再工作,反而可能会回来想念工作。

但道理上明白距离真正体会到这种感觉,终究还是还差了很远。

……

一说起自由后退休什么也不做,网上也有不少反面的经历分享。

比如没有工作节奏吊着自己,精气神没有了,成天打游戏,宅家体重渐长,社交越来越少等等……

让我想到了那句关于财富的经典“告诫”,钱不是好东西,人有钱就学坏。

但对此 DeMarco 的点评一针见血——财富不会改变一个人,只会让他更像他自己

也许自由也是一样呢?也许自由只是在帮我们发现一个不为所知的自己呢?

不管这个真实的自己到底如何,我都愿意看看。

……

后来我想了想,又给这个“计划”补充了一条限定条件——不设截止日期。

今年 8 月我跟也太出去房车旅行时,无意间发现一个细微的心态变化。

以前旅行到一个新的城市,我们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安排各种行程,去看各种地方。常常明明很累了,还会觉得“好不容易出来一次”,必须得把各种“必玩”项目都参与一遍,不然白来了。

但这次我们的心态放松了很多,感觉累了不想出门,就窝在车里休息;游玩全凭喜好,喜欢的地方重复去了两次甚至三次,而不感兴趣的项目就算被反复推荐,不去也没觉得错过了什么。

后来仔细想想,也许带来这个转变的正是截止日期。

对以前的我们来说,每个假期都是有截止日期的,用一点少一点,给人一种无形的紧迫感。到了一个新城市也是,我们的潜意识总是“下次再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”,所以恨不得把所有能看的地方都塞进行程里。

而这次,虽然假期依然是固定的天数,但我们心里知道,只要想休假我们可以随时再来,错过了什么好玩的项目也无所谓,再去一遍就好了。

当我们想着,在「有限」的假期里应该安排什么的时候,我们的选择不像是放松,而更像是一种补偿。

而不设截止日期则帮我们悄悄更换了问题——如果这不是有限的假期,而是我们度过余生的方式,我们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呢?

这会更接近我们真实的自己。

……

一提到财务自由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未来各种不可测的意外,总觉得赚的钱还不够,恨不得给财务自由目标定个永远达不到的天文数字。

但我们有理由乐观一些。

因为我们虽然在按照一辈子不用工作的预期来计划财务自由,但根据我的观察,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前辈们,常常只会彻底休息几个月到几年就又开始走上新的征程。

不要像规划「终点」一样规划财务自由,人生没有终点,只有「中点」

最佳的财务自由之路也不是我们努力、努力再努力,然后某一瞬间,我们突然自由了,一辈子不工作了。

而是我们:

  • 先达到一辈子不工作也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;

  • 再做到一辈子不工作也能保证日常的生活;

  • 再不断 update……

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不在于钱的数量,而在于敢不敢停下。

前者,我们总在自由的半路上,永远不敢停下。因为只要一停下,想到我们的财富总有一个彻底耗光的截止日期,我们很快又会陷入焦虑。

后者,我们愿意前进,这是为了更好地生活;但停下,当前的生活也能如常进行,财富没有截止日期。

这句话重复再多次也不为过——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而是当一件事儿我不想干的时候,可以停下不干。

财务自由不是一场比谁数字大的军备竞赛,而是一个工具,帮我们放下对金钱的焦虑,给我们需要时停下的底气,让我们有机会接近更真实的自己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